【陕西】镇安县农广校围绕市场需求 狠抓质量立校
一是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置中,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专业与学员的自身特点,调整好统开课程和自开课程的结构比例,处理好统购教材与乡土教材的结构关系,适当增加公共课程,使开设的各门课程尽可能的贴近学员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实际,让学员达到在校能够学得会,出校能够用得上。
二是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突出了“简、实、新”的原则,“简”就是简捷明快,浅显易懂,深入浅出,避免繁复;“实”就是结合实际,结合实践;“新”就是注重新知识,新科技,新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量。实践教学重点是解决学生“做”的问题。采用教师示范“做”,引导“做”,学生亲自“做”的实践教学程序,使学生获取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是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成绩评估体系。把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与实践成绩一并纳入综合成绩进行评定,诱导师生转变教和学的观念,坚持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并重,学习过程与考试结果并举,科学评估教育教学结果,注重培养素质型人才。
四是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督导体系。镇安农广校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和机制,采用“听、评、看、访”的办法,对教师的教学、班级的班务、学员的自学和实践、教学结果的评价进行全面的督导,使教学环节逐一落实。
以上四种体系的建设,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措施更加具体化,步骤更加规范化,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