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云南省临翔区优质玉米示范区2009年上半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总结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今年是临翔区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第四年,我区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半年来,在省、市、区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过科技入户指导员和示范户共同努力,目前项目实施情况良好,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09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按照“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区”的模式确定蚂蚁堆、凤翔、博尚、圈内、马台、南美等六个乡(镇、街道)20个村民委员会的5825户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主推品种云瑞21、云优78、云瑞88等其它高优良种21085亩,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玉米叶斑病及其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转化技术等,辐射带动全区玉米良种推广8万多亩,良种率达90%以上。根据省农业厅项目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建立百亩核心区六个点249户863亩,分别是凤翔街道昔本村39户102亩,马台乡平掌村45户187亩,蚂蚁堆乡杏勒村26户103亩、曼启村65户214亩、邦谷村46户157亩、南美乡南美村28户100亩,每个百亩方都安排了以云瑞88为主的品种展示共50亩;千亩片安排在凤翔街道南屏社区大田组,面积965亩,涉及农户241户;建立万亩区两片,分别安排在蚂蚁堆乡、博尚和圈内片区共21085亩。蚂蚁堆片区涉及杏勒、曼启、邦谷、遮奈、糯恩五个村民委员会,示范户推广种植玉米优良品种面积都不少于5亩,涉及示范户1985户示范推广面积10520亩;博尚圈内片区涉及3350户、10565亩,主要安排在博尚镇的永泉、完海、勐托、完贤、碗窑、博尚六个村委会1720户,面积5165亩;圈内乡的斗阁、圈内、昔木、宁安、文宁五个村委会1630户,面积5400亩。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促进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培训、指导和示范的实效性,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考核及奖惩办法,各示范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了责任。一是组建了技术专家组,实行技术工作首席专家负责制。由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番兴明为首席专家,从市、区农业局专业技术干部中选聘了11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专家组;二是聘请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按照《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要求,聘请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临沧市农业局科教科、市农科所、市植保站、市土肥站等农业科研推广单位为技术指导单位。同时,在区、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选聘了50名熟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强,能承担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入户指导员,负责全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项目的实施实行“省级专家包区、专家组成员分片包乡、技术指导包户”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作出了强有力技术保障。

       (二)科学决策、合理布局。在项目实施中,结合着我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认真遴选示范地点和科技示范户。今年示范户重点选择安排在玉米生产重点村和玉米生产水平较高的村,对玉米面积大和自然村大的多安排,对没有玉米种植或面积小,以种植水稻、甘蔗、烤烟、蔬菜、茶叶为重点的自然村不安排示范户,确保项目实施的成效。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了让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科技入户工作,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一是专门挑选了一名干部负责收集、撰写、上报农业科技入户信息,把农业科技入户信息送报到中国农业科技入户信息网、市、区农业信息网等,半年来共报送信息30条,刊登在中国农业科技入户信息网30条,临沧市农业信息网5条,临翔区农业信息网30条;二是邀请了一名我市资深记者李家赛对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三是以农业科技入户简报的形式将项目的进展情况、信息印发至全区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共编印科技入户简报1期25份;四是利用会议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对该项目进行广泛地宣传。

       (四)建立技术指导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技术指导。一是明确了岗位责任。根据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实行包户责任制;二是强化任务落实和技术指导。任务目标明确后,全体技术指导员立即分赴各自负责的村寨遴选落实科技示范户,深入了解示范户的生产状况、存在问题,督促指导抓好备耕工作,采取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的指导服务方式,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户、到田块,保证了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的入户和到位率。半年来,全区技术指导员积极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累计达5869次,平均每户入户指导1次;技术指导员巡回指导共计2620天,平均每人入户指导约50天,每个技术指导员都为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五)狠抓培训、提高素质。为提高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采取现代传媒和传统培训方法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一是邀请先正达公司经理闫正梅对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进行专门培训,并深入各示范村进行玉米叶斑病防治知识培训。半年来,对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进行专门培训2场次,深入各示范村进行玉米叶斑病防治知识培训20多场次,受训农户2000余人;二是科技入户指导员深入挂勾示范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和做好备耕工作,针对今年5月时晴时雨的天气情况,及时抓好玉米抗旱播种关键技术的宣传培训,确保玉米播种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玉米良种价格创历史新高且难以买到农民所需要的品种。如云优21、78等,往年市场价为7元—8元/公斤,今年却高达50元—60元/公斤都买不到。

       2、化肥价格飚升特别是尿素每包比上年涨价近50元,造成玉米生产投入增加,部分农户投入不足,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更加突出。

       3、前期旱情严重旱灾较突出,缺塘断垄现象突出,玉米出苗整齐度差,灾害频繁尤其是虫害发生较早而偏重。

       4、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更新观念的能力弱,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慢,导致科技入户工作难度加大。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切实搞好入户技术服务,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培养,确保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真正取得实效。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