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县:多形式真实干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入户
近年来,南召县以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发挥农技推广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和技术优势,采用多种形式,真抓实干,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很好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覆盖,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1、举办电视讲座专栏。该县在电视台常年开辟了《科技园地》栏目,定期由农业技术专家组专家对农作物品种介绍、田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管理技术进行实地讲解,并在每周二、四晚播放,及时将农业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2、开展示范带动入户。县农技中心按照专业、职称,结合岗位设置情况,通过采取高、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合理搭配的形式,开展高标准示范点建设。2005 年来,先后在多个乡镇完成了小麦高产示范、玉米高产示范、超级稻高产示范、无籽西瓜高产栽培示范、远杂9102花生高产栽培示范、配方施肥示范方建设等 50余点次。通过以示范带动的形式,在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行动真正地落在了实处,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3、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农业局、农技中心及时出动宣传车,深入到重点区域的田间地头,发放技术资料,进行现场宣传、讲解。特别是如迁飞性害虫稻飞虱或小麦吸浆虫、条锈病等群众不易发现的危害性严重的病虫害可能大发生时,农技中心通过5个病虫测报点的测报,及时印发《病虫情报》和技术资料,并组织技术人员到病虫害重点发生区去做具体技术的宣传与指导,带药统防,开展综合防治,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时最低程度。年印发《病虫情报》20余期 3000余份,发放技术明白纸5万余份。
4、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在主要农时季节,该县经常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主要农产区,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对当地的干群进行技术培训。仅今年,该县就分别在皇路店、石门、城郊、太山庙等地,共召开涉及大葱、花生、蔬菜、无籽西瓜栽培管理等内容的现场培训会16场次,累计培训农民近4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5000余份。另外,年初还组织乡村70多家农资经销商,对农药、化肥等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部分作物田间管理技术等进行了培训,通过他们把农业科技普及到广大群众。
5、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该县经常通过科技赶大集、农技“ 110” 等、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年均接受群众上门咨询约500人次,电话咨询约2000次。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农技部门的服务水平。
6、项目实施推动升级。2007年以来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培训指导,共完成了6500个土样采集、分析化验,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8000吨,累计发放施肥建议卡10万份,培训农户2万人次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服务到户、指导到田的目标,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