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科技入户”结出累累硕果
“作为农业科技入户的示范户,有市里专家的培训,有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今年我那4亩中麦175产量有5000多斤,比去年增长了一成多,价格也高,让我们这些示范户尝到了甜头啊。”提起农业科技入户,高碑店市赵辛庄村的示范户马振清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高碑店市是2004年被列为全国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小麦试点县。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该市小麦单产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全市小麦平均亩产由05年 370公斤 提高到了09年的 388公斤 ;其中20万亩项目区单产由05年的 397.2公斤 提高到了09年的 426.5公斤 ,5年提高了 29.3公斤 。科技入户工程促使了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了一个无空白的农技推广网络。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实质上多年来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严重降低了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要求,该市选聘5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专家组,同时特聘河北省首席专家郭进考院长、保定市粮食专家顾问组组长刘树欣教授为技术顾问。并确定了高碑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高碑店市农民技术协会为技术指导单位。全面负责示范户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等工作。
自05年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到现在,该市培养了55名技术指导员、100名村级科技带头人和1000户科技示范户、20000户辐射带动户,组建了基本散布全市10个乡镇的100个科技入户示范村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市农技中心、市农民技术协会为核心、以广大农民为辐射带动对象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有效促使农民接受、应用农技知识,并由被动转为主动。
五年来,全市共举办培训班500余场次,直接培训乡镇技术指导员1200人次,农村基层干部8000余人,科技示范户10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 400000余份,技术手册及挂图30000余份,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农业部组织的电话抽查中,高碑店市在河北省和全国实施科技入户小麦示范县中连续5年位居前列。
培养了一批赶不走的农民技术人才
在“科技入户工程”落实中,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同时培养了一批懂技术、能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广大科技示范户基本掌握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在推广机制上有所创新,基本上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 通过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示范户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涨,自学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目前全市1000个科技示范户已成为国家惠农政策的宣传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点,100名村级科技带头人和8000农村基层干部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在广大农村形成共同促进、竞相致富的良好氛围。
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体现示范效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该市着力抓好“三个一”示范田建设:一个核心节水高产示范区、一个百亩高产示范田、一个超高产示范户。该市在和平办事处立各庄村安排了节水高产核心示范方375亩,辐射示范区4000亩。在每个乡镇、办事处种植1~2个品种开展高产示范活动。每个技术指导员选择各方面条件成熟的一个科技示范户,开展亩产超 550公斤 的高产示范,展示示范户的科技示范样板作用。切实为广大科技示范户提供学习农业科技的有效平台,增强了广大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通过推广北农9549、中麦9号、中麦11号等主导品种,及节本、保优、高产综合配套主推技术,示范户5年平均单产 455.3公斤 /亩,比全市5年平均单产 379.6公斤 /亩增产19.9%,比辐射户增产8.54%。通过推广节本高效技术,示范户平均年亩增收 134.18公斤 ,亩节本37.6 元,示范户年亩节本增收171.78元,连续5年实现了产量、收入双增10%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均达100%,技术到位率95%以上,圆满完成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