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州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是甘肃省农牧厅为民兴办的10件实事之一,2009年甘州区承担全省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3.5万亩,其中:玉米全膜沟播沟灌1万亩,半膜垄作沟灌1万亩,小麦垄作沟灌1万亩。在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甘州区农技中心从2003年就开始了农田节水技术的研究试验,并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推广制种玉米膜下滴灌3.1万亩,平均亩产量830kg,产值1909元,较全村平均亩产750kg,亩增产80kg,增24.8%,增收293.5%。节水340m3/亩,节水56.3%。
2008年推广啤酒大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面积1000亩,较平作漫灌亩次灌溉额减少30m3;春小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500亩,;全生育期节水120m3;制种玉米垄作沟灌技术2008年推广3000亩,全生育期节水100m3。
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国内最大的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区内年均气温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在2009年全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培训班结束后,区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就节水技术推广农户意向在区内各乡镇进行了调查走访,并提出技术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省上提供的政策和物质支持,调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大力宣传节水知识,创建,探索、试验、示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水用水模式。依托甘州区优势,整合农业、农机、水利、科技项目资源,把农田节水技术与科学施肥、管理等栽培技术结合起来,使其核心和相关技术措施,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在2008年工作基础上,仍然把大面积节水技术推广做为重点工作来抓,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各负其责,积极组织面积落实和技术推广,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组织领导有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资源整合,人力和物力集中使用的推广机制。切实把农田节水技术作为提高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组织实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将推广任务列入基层党组织的目标考核责任制,把支持和组织实施农田节水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建全和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水管体系的作用,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和示范,组织各类科技专业户,开展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扩大推广面积。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使农民把农田节水真正当成自己的事,积极主动参与并进行投入。
2、建立农田节水核心示范区
根据省市农田节水技术实施方案要求,2009年共完成农田节水技术推广48507亩,其中加工番茄、甜椒垄膜沟灌35189亩,垄作沟灌小麦3108亩、大田玉米、制种玉米垄膜沟灌10210亩。建成核心示范区4个,分别为平原堡轻机厂农场种植甜椒垄膜沟灌连片示范1000亩,花寨乡花寨村种植垄作沟灌小麦连片示范38亩,布设小麦微垄沟灌技术对比试验,安阳郎家城村种植大田玉米垄膜沟灌连示范210亩,碱滩镇草湖村林场种植制种玉米垄膜沟灌连片示范150亩,布设不同覆膜种植方式试验,同时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以高效节水型优质春小麦、啤酒大麦新品种的筛选,节水高效型优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型多功能保水剂及蒸腾抑制剂的研究与示范。
3、扎实有效的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在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施过程中,整合节水、测土配方施肥及粮油高产创建等项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组建高素质的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中心乡站和核心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集中培训,分批实践、现场操作、实地考查、有奖竞赛等各种方式,利用电视网络、幻灯片、现场观摩、以会代训、办培训班等形式,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实施区农民群众进行不同层次培训,增强对每项技术措施的认识领会,提高农民的节灌意识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生产管理,灌溉管理模式,按照农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因地、因作物、气候等特点合理调配灌水、施肥时间和水量,不超时、过量灌溉,确保实现节水降耗增效目的。建立健全农田节水技术服务体系,实现规划设计,组织施实,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的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