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致富经验

UNDP/GEF“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简介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项目办公室2001-10-21)

    一、全球环境基金简介

    全球环境基金(GEF)是1992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成立的,旨在资助发展中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水域和保护臭氧层等环保领域中开展全球界环境有贡献的环保项目。适用于我国的主要是前两个领域。

    二、项目背景

    中国的乡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的乡镇企业达到2004千万个,几乎涉及到各个行业,就业人数达到1.25亿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3%,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

    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间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环境保护问题。尽管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缺少资金、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政策支持,致使许多乡镇企业难以采用新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大大限制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地区性和全球环境问题。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乡镇企业的节能和污染控制工作,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针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多次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1992年,我部同世界银行(WB)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针对中国乡镇工业的炼焦、制砖、铸造、水泥等四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开展了“中国乡镇工业节能与污染控制”研究。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这四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中研究改进能源生产使用方法以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

    1994年,我部通过UNDP向GEF申请了“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援助项目,并于1995年初得到批准。该项目涉及中国乡镇工业的四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炼焦、制砖、铸造、水泥)的节能增效和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其长期目标是通过采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乡镇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保护地区环境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三、项目一期执行成果

    根据GEF的建议,本项目分两期实施,援助总金额近900万美元。外方由UNDP组织实施,联合国工作发展组织(UNIDO)和我部共同执行,项目办公室设在我部。项目一期于1997年底正式启动,实施期为12个月。活动内容主要是对上述4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开展调查,为项目二期的节能示范工程进行工艺选择和工程设计,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增量成本分析;同时开展相应的农村能源和乡镇企业节能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并进行一系列乡镇企业能源审计和培训活动;最终的产出结果是提出项目二期活动的实施方案及项目概要文件。

    为了组织好项目实施,我部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和专家组,项目办公室设在科技教育司,并由科技教育司、乡镇企业局和国际合作司共同协调UNIDO,在国内组织项目实施。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和工作,已按照合同内容,圆满完成了项目一期各项任务,并顺利通过了UNDP独立评估专家的评估。项目一期的主要产出如下:

    1.完成中国乡镇企业中砖瓦、水泥、铸造和炼焦四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的调查,以及国内现有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和培训中心的服务能力评价;

    2.对八个省(区、市)四个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并初步选择了8个企业作为项目二期示范厂点候选企业;

    3.确定了中国乡镇企业四个行业节能技术清单和改造方案;

    4.设计了有关的培训教材,并开展了相关的培训活动;

    5.确认了在中国乡镇企业中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的机制、政策、技术、市场、信息和融资方面的主要障碍;

    6.召开了两次项目中期研讨会;

    7.选派10位学员赴美国宾州大学接受为期6周的培训;

    8.组派两批项目人员赴欧洲,参观考察当地中小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情况;

    9.完成了项目二期概要文件和项目文件的起草和定稿。

    四、项目二期进展

    经国内外各方的不懈努力,项目二期文件于2000年11月得到GEF理事会的批准,并于2000年12月由中国财政部(GEF中方窗口单位)、UNDP和UNIDO三方签字生效。

    按照项目文件,GEF将为该项目二期提供799.2万美元的无偿援助,中方承诺配套1055万美元(包括中央政府实物投入、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和当地政府及企业投入),项目为期四年。

    (一)项目目标

    项目二期的最终目标是利用项目一期的成果,在中国的乡镇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从而达到环境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尽管试点示范对于实施企业来讲,是克服各种障碍的有效措施和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这不是项目的最终目的。该项目希望通过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或行动路线来长期而广泛地在乡镇企业中推广节能技术,即在项目二期中,支持和建立一些新的政策执行、技术与市场服务、融资机构,来保障示范企业可以得到高质量和持续有效的全方位服务,并在项目结束以后,使这些机构有能力继续完成在中国乡镇企业推广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任务,同时将项目中示范企业的成功案例辐射到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中。

    (二)项目二期具体活动

    根据项目文件,项目二期拟开展以下活动:

    1.由国家各有关部委的代表和专家组成政策执行委员会(PIC),以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现有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在8个试点企业以及所在地区内消除政策障碍;

    2.通过建立生产技术与产品市场化联合体(PTPMC),为乡镇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投资提供技术保障和咨询服务,以消除技术和市场障碍;

    3.通过在中国农业银行建立项目滚动基金(RCF),为上述4个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的乡镇企业建立商业化融资途径,以消除融资障碍;

    4.在项目二期实施中,重点支持8个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建设,并通过大规模持续项目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运行机制。

    (三)项目二期预期结果

    1.消除政策障碍。建立中央级和地方性的政策执行委员会,在政策执行委员会与企业之间签定“自愿协议”,保障和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将有关成功经验推广到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同时,对地方有关部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对现有环保和节能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2.消除技术障碍。建立一个具有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经济实体,确定国内和国外相关机构和专家成员,并对试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相关信息。通过对试点企业领导及员工进行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乡镇企业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增强社会的节能与环保意识。

    3.消除市场障碍。通过招标方式和标准监督手段,打破地方保护,利用形式多样的服务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进行市场策划,帮助试点企业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并争取进入国际市场。

    4.消除融资障碍。成立项目滚动基金,用于试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贷款,并将企业偿还的资金滚动用于更多企业的再投资。同时,通过为相关金融机构的人员、非试点企业的员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而形成帮助乡镇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持续和低风险的融资机制。

    目前,我部已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了项目政策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办公室,有关政策执行、技术与市场服务、滚动基金机构秘书处及相关岗位人员业已确定。近期,项目办公室将根据项目文件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确定分包商筹划组建PTPMC、PIC和RCF,重新评估8个试点企业,组织各类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