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时间:2009-12-08 来源: 作者:
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河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近几年来,河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小型公益设施项目为重点,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节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了一批档次高、效益好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受到各级领导赞扬和农民的欢迎。
一、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成效显著
一是较好的完成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是将新能源、农村能源技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及其他农村实用技术,因地制宜的组装搭配在一起,形成生态家园富民模式。省新能源办公室在选择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单位时,采取了招投标方式。临漳、桃城、涞水等20个县政府中标,并与省新能源办公室签订3年合同。项目资金每年按省10万,市、县各5万匹配。项目县要完成生态家园富民模式户1500户、并完成4个精品村,精品村沼气入户率60%以上。各项目县政府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县长挂帅,制定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任务分解到村,明确局、办、镇责任,组织了各类现场推广会,采用多种媒体搞宣传,项目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推的局面,较好的完成了项目任务。二是积极完成国家小型公益设施项目申报和项目的实施。为了确保该项目建设资金进村入户,省新能源办公室主要采取了定期调度,分期下拨资金,资金跟着任务走,完成一批,再下达一批的办法。四月末已完成2600多户。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首年开门红。2001年共完成沼气生产工技能鉴定690人,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四是建成秸秆气化站35处,使8000多户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五是推广省柴灶70万户,吊炕19万户;户用小型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21.89万千瓦;新增太阳能热水器40万平方米;太阳能温室大棚23264万平方米;新增地热种植、养殖240亩,地热采暖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累计发展沼气池24万户,年沼液浸种28541公顷,沼液喂猪25.374万头,增收节支2亿多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采取招标方式和项目管理末位淘汰机制,有利于调动项目县的积极性。河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首先面向全省公布招标条件、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共有30多个县政府投标。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了20个县政府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采取年终考核末位淘汰机制,每年强制性淘汰两个县,递补两个县。今年对排队末位两个县兑现淘汰,新增了容城、固安两县。这种优留劣汰机制,促使项目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积极组织完成项目任务,有效的防止了个别县政府只争项目不干项目的现象。在确定国家农村小型公益设施项目县时,重点在承担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县中选择,使小型公益设施项目与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合二为一,使资金整合集中,确保项目做得更好。
(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要有新的思路、目标、标准,使项目建设站位高、起点高。结合河北省农村实际,提出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设要落实“实现一个目标、坚持15字发展思路、实施四个同步进行”的要求,即:以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为目标;以规范化示范、标准化推广、规模化发展为推广思路;以庭院内建沼气池规划设计与庭院整体规划设计同步进行,庭院沼气建设与庭院美化、绿化、净化、路面硬化同步进行,地下沼气池建设标准化与地上厕所、畜禽舍设施建设中高档化同步进行,沼气池高效开发利用与庭院内种养高效开发利用同步进行。这一要求,摆脱了就沼气说沼气的思维框框,即把改厕、改圈、改厨、改院融入到建沼气池中,较好的解决了庭院脏、乱、差,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生存环境,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把农户的种植养殖置于生态养殖、绿色种植之中,实现增收节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它即适应多数已进入小康和富裕小康农户的需求,又为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农户树立了样板模式。因而,得到了全省各地农户和领导的积极参与。2001年底,原省委副书记赵金铎在《迎接入世挑战、培育增收载体——关于临彰县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调查》报告上批示:“送请旭东同志阅示。临彰县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做法和经验令人鼓舞。拟进一步调查,酌情在全省推广”。省委书记王旭东批示:“同意金铎同志的意见,抓好三个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环境都有好处,可请有关部门作进一步调查,加以逐步推广”。今年3月份,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在临漳考察时说“农村沼气建设,上促养殖,下连种植,既净化了农村环境,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临漳模式,也得到了农业部科教司领导的肯定和积极推荐,北京、四川、宁夏等省到临漳参观考察,给了较高的评价。
(三)采取典型示范、一点推面的措施,带动了全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开展。为了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中,更好的体现“实现一个目标、坚持15字发展思路、实施四个同步进行”的要求,省新能源办公室首选了临漳县作为典型示范县。省专门派出两名技术人员到现场与县技术人员共同规划设计,按照净化、美化、绿化、路面硬化和庭院养、种高效开发要求,先后在该县的东后坊表村、于园村、兴王村,建设出适应平原区域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模式。接着,县委、县政府在这些村召开了现场会,组织推广。2001年10月15日,河北省在临漳县召开了全省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现场会,项目县的主管县(区)长、新能源办公室主任、项目村的书记(村长)共计150多人参加。与会者看到农户院里种着花草、果树、蔬菜,厕所、厨房贴瓷砖,生活方式文明、卫生了,庭院靓丽了,农民脸上挂满了笑容。听了县委书记姚文学同志介绍县委、县政府全力首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文明工程;改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得民心工程;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德政工程。全县已消灭沼气池白点村,建成示范村100个,生态家园富民模式户10000户,生猪饲养量达到20万头,沼肥生产无公害果蔬面积达到4万亩,实现了小沼气带动种、养大产业。临漳的模式、经验和做法,使与会人员深受教育和启发。会后,各县又纷纷组织当地农户到临漳参观学习,在桃城区、藁城市、涞水、磁县、抚宁等县涌现出一大批示范户、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各级干部领着建、农民积极参与建的热潮。
(四)用项目拉动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提供技术保障。沼气生产工人员分散、点多面广、以农民为主,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难度较大。河北省新能源办公室采取了沼气生产工技能鉴定与项目县任务挂钩的办法。在项目投标中已明确规定,承担项目的县政府,每年为省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不少于30人的沼气生产工,并提供鉴定培训场所。在年末项目县的检查考核百分制中,沼气生产工技能鉴定占10分。这既推动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又为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培养了熟练的技术人员。
河北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时间虽短,但已深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显示出了该项目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规模较小。虽然已有20个县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但仅占全省县级总数的13.6%;每年新发展生态家园富民模式户3万多户,仅占全省总农户的0.23%。二是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及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还不到位,一些农户和干部对沼气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的老印象中。三是由于多年忽视沼气技术员的培训,县级技术人员少,水平低,素质差,多数县还没有建立起技术服务体系。
三、今后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工作思路及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小型公益设施项目,以“实现一个目标、坚持15字发展思路、实施四个同步进行”要求为指导,以强化宣传和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推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为中心,以努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作更大的贡献为目标。工作重点如下:
(一)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强化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宣传力度。省委书记王旭东对“临漳模式”非常重视,为了使这项技术模式尽快在全省农户中推广,要求省新能源办公室拍摄一部《生态家园富农家》科教片,并批示“向农民进行示范教育引导,要支持一下。可考虑从精神文明费及其他地方帮助一点解决。”同时,旭东书记对拍好科教片连续两次作批示。省新能源办公室为落实领导的重要批示,今后一个时期,在强化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宣传上主要做好四点工作:一是今年初已出资30万,组织河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生态家园富农家》科教片,力争六月底完成科教片的拍摄任务;二是出资20万,做好30部科教片拷贝及两万张VCD光盘制作;三是出资12万,买断河北电视台一频道“服务在线”二分之一节目栏,开辟《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专题栏目。六月初正式开播,到明年六月结束。每月播出2--3期,合同期限为一年,共26期;四是下半年组织《生态家园富农家》科教片、VCD光盘发行仪式,并组织科教片、VCD光盘进村入户放映宣传活动。通过上面活动,使全省80%的农户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及综合利用技术家喻户晓。
(二)结合河北的实际,“实施万名农民沼气技术员鉴定培训行动计划。”培训农村技术员具有“星火效应”,一方面,他们是建池技术员,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的宣传员。随着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对农民技术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实施万名农民沼气技术员鉴定培训行动计划”,既有现实需求,又有深远意义。该“行动计划”的实施时间自2001年开始,利用6—8年时间完成;运行的机制:以政府推动为主,市场调动农户参与为辅;培训的形式:以项目拉动为主,社会办班自愿参加为辅;该“行动计划”规定了省、市、县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以省职业技能鉴定站为龙头,引导各市新能源办公室强化沼气技术员培训功能,逐步成为沼气技术培训的主体;县级新能源办公室逐步成为沼气技术员服务体系的管理主体,实现对农户施工、安装、维修、供应零配件、原材料、传播新技术信息一揽子服务。今年省职业技能鉴定站要完成34个项目县、近千名农民技术员的技能鉴定培训。同时,推广衡水市新能源办公室建立社会办学机构,面向社会招收沼气生产工、太阳能生产工,聘请专家教授讲课的做法。用2—3年的时间,各市新能源办公室相继建立起培训基地,承担本市沼气生产工的培训任务。
(三)加强项目管理,稳步发展新项目县,巩固充实老项目县。先后制定了实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国家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管理办法》、《生态家园富工程和国家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项目年度考核评分标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国家小型公益设施项目精品村、农户建设标准》,今后将进一步强化落实,使项目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对现有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县,在原资金扶持的基础上,每年再拿出100万,从项目县中再选择3—5个县实行资金重点扶持,使典型示范县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作大作强。对小型公益设施项目,要在保证补助资金进户上把好关。实行任务和资金捆绑一起,分期分批小额下拨;对新上小型公益设施县,省、市、县都适当匹配一定资金,用于宣传、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必要支出,以防止项目费被挤占挪用。在争取河北省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强化与扶贫部门、林业部门、爱卫会等部门联系,共同合作,争取方方面面的资金,注入到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中来。并积极做好县、市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