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县水产专业农民科技培训行动早、模式新 (图)
本网讯 在崇明县农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09年的水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工作,行动早、动作快、模式新。今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主要承担新型农民培训160名,特色培训40名,水产骨干农民73名,引导性培训1000多人次。截止5月底水产新型农民培训和指导各4次,特色培训3次、指导2次,培训指导达1160人次;引导性培训9次;骨干农民培训4次。
09年春节刚过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就着手筹划培训工作,针对本县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和产业特点,认真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一是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有些理论性强的东西光靠在课堂上讲解,老师讲课多费时间,学员听课吃力不耐烦。因此,在搞好集中培训的同时,让学员走进田间、塘头,进行现场示范讲解,有直观实际、简明易懂、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和农活时间,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既要考虑农时季节,又要考虑农活时间,因为农民培训有其特殊性,讲早了,农民记不住,影响培训效果;讲晚了,过了农时季节,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培训教师积极与各乡镇的联络员沟通,及时安排培训,有时为照顾农民有空闲,教师和指导员放弃休息,在双休日开班培训,使农民按时参加培训,提高了农民培训的出勤率。
三是常规的讲课方式改变为课堂互动的讲课方式,在集中培训过程中,让学员在课堂上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老师在给予当场解答的同时,也可提出学员应该掌握的问题,让学员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内容上更贴近学员的实际需求,形式灵活,常是台上台下互动默契,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从而使学员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求知。农民在生产中,将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新技术、新问题,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因此,全县的水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