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市农广校农村干部素质教学班规范有序
本网讯 迁安市农广校认真落实《迁安市委组织部、迁安市农广校校教学管理办法》的规定,并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强化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员平均出勤率达到了91.5%,考试及格率达到了100%,参考率达到了99.6%。将一批批合格的栋梁之才输送到迁安市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带动农民技术推广12项,获社会效益超千万元。为建设迁安、发展迁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迁安市的“122”工程中,这些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得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收入的双丰收。上农广校已成为各村培养人才、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农广校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校领导高度重视,管理到位。一方面学校强化硬件建设。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受教师业务素质影响,教学设备也直接影响着农广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在这方面,迁安校领导高度重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上级校尙未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仍投入大量资金,为提高教师素质搭建教学平台。现在已建成具有SYB教室3个,多媒体远程网络教室1个,计算机室2个,586配置电脑48台,并宽带上网,投影仪2台,电视机7台,等等设备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学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强化软件建设。为了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除学校进行培训外,也促进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同进对教师上课进行跟班管理,采取定取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教学工作,使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有利的促进了教师、班主任和学员的积极。
二是老师讲课到位。迁安市农广校现有十四名
三是班主任管理到位。学校明确提出“班主任是班组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班组上课的核心”。为了能够让学员按时上课,市乡镇两级班主任密切配合,齐头并管,做到了“口勤”,虽然学员有上课安排表,但每次上课还是提前打电话再次的通知,以防忘记。任课教师也以班主任为核心,积极主动做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班组内教师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班主任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生活和思想情况,以情感投入为突破口,以养成教育为载体,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抓手,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体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方位的严格管理、细致管理,从而形成班风正、学风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是对教学员注重“两效”并重的管理,让学员认识到位。“两效”即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上学期间的经济效益。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物质是人第一需要的观点。所以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将新科技在学生中应用,使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对学生就有一个促进作用。例如2007级学生石铁柱利用所学为本村发展经济,带动全村致富。还有学生高学文利用所学建起温室、冷棚西瓜甜瓜生产,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等等,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教学班影响很大,因而他们在校期间表现积极上进,出勤率达到100%,而且也考出了好成绩,这就证明了学生知道科技就是财富,就能够更加努力学习,最后取得学习、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