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民培训

[浙江] 嵊州抓实就业培训 实现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嵊州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返乡农民工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农民转移就业难等问题,深入开展"春风送岗位"专项行动,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  

 

  一、搭建平台,扩大农民工就业培训面。搭建市新春人力资源交流会、第七次就业再就业服务周和全省农民工就业服务大型联动专项洽谈会(嵊州分会场)等三大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嵊州市成人教育中心、农民培训学校、职技校、职教中心等7所培训学校到招聘会现场设摊,免费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务工农民岗位培训、外来农民工培训等,吸引了众多返乡农民工前来报名。短短几天,前来报名的农民工就有333名。到4月中旬,全市已培训返乡农民工1269人。  

 

  二、面向市场,加强农民工培训针对性。专门召开农民培训工作部署会议,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专题调研,充分了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就业必备技能,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嵊州产业实际,经科学分析,合理安排,顺应民意,推出18项重点推广的培训项目,具体为:厨师、嵊州小笼包、越乡老溪滩榨面、绣品、电声、领带服饰、针织服装、机械电机、厨房用具、计算机、茶叶、花木、蔬菜、香榧、冷水茭白、腌菜、葡萄、桃形李等。  

 

  三、创新方式,狠抓农民工培训实效。一是项目申报制。各培训学校结合实际,向市农转办报送《2009年农民培训项目计划书》,市劳动保障局进行梳理整合,实行项目化管理,将以培训学校为主体的"点式培训"转变为以培训项目为主线的"线式培训",有效扩大培训范围。二是菜单式培训。开出计算机、针织服装、厨师烹饪、家电维修、家政礼仪等23个职业技能"培训菜单",采取农民"自主选单"、学校"照单下厨"的方式开展培训,因材施教,应需施教。三是送培下乡。为方便农民参加培训,嵊州市实行校企合作,校校联合,送培下乡。如市成教中心将学校的100多台电动缝纫机、计算机分别运到漩泽墅村和里坂村,举办领带制作和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四是激励式培训。农民工在免费接受培训的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政府经济补贴。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经过1个月以上的培训后,统一参加考试,合格者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激励措施增强了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的积极性。  

 

  四、构建桥梁,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嵊州市劳动保障局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拓展就业渠道,服务农民工就业。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认真举办"周二"人力资源交流会和各类专场交流会,免费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就业服务。充分利用劳动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起网上劳动力市场,及时在网上发布用工和求职信息,并实现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连网,使广大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及时了解企业招工信息。今年来,已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18场,接洽352家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110个,发布用工信息7956条,达成就业意向4501名。二是积极向企业推介。组织有关培训学校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培训协议,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择优推荐培训学员到相关企业就业。如市农民培训学校与市内外10多家酒店、宾馆达成培训就业协议,厨师班培训学员结业后,由学校直接推荐就业。今年就有240人经学校推荐做起了厨师。三是鼓励自主创业。为促进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实现创业,市劳动保障局加强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切实落实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如崇仁镇的裘学钢、储莹莹夫妇在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厨师班学习厨艺后,在崇仁镇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1000多元的营业额。

 

 

附件: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