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民培训

[湖南] 邵阳市实施“三加”帮扶返乡农民工励志创业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湖南省邵阳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科学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农民工返乡“寒潮”,注重加强心理帮扶,加强产业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截至5月中旬,全市共有2万余名党员干部与返乡农民工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资金9357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760期,培训返乡农民工25.8万人次,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就业30.6万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98%以上。

 

  一、加强心理帮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邵阳市是湖南省的第一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20余万人。去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市委、市政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把帮扶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一项重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民心工程”来抓,层层成立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领导小组,形成“合力帮扶,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针对返乡农民工不少存在生活艰难、就业困难、情绪不稳的现状,该市采取“一联一”或“一帮几”的形式,对返乡农民工进行“面对面”的帮扶,通过上门走访、交心谈心、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家庭状况、就业意愿、技能需求、创业计划、利益诉求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耐心细致地宣传政策,分析形势,想方设法从心理上加以疏导,切实理顺返乡农民工的思想情绪。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当好“四员”,即当好形势政策“宣传员”,及时向农民工群体传递信息和宣讲政策,做好思想引导、稳定人心的工作;当好维护稳定“信息员”,关注农民工人员思想动态、行为倾向,及时向组织反映、汇报;当好权益矛盾“调解员”,妥善调解各类纠纷;当好创业创新“领跑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回报家乡和社会。全市共走访慰问返乡农民工23万余人,召开各类返乡农民工座谈会1000余场次,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工作、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18.9万个,充分激发了返乡农民工励志兴业、自主创业的热情。

 

  二、加强产业建设,打造农民工就业平台。该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业,切实加强优势产业建设。并积极开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通过打造“民营企业招聘周”、“城乡就业百日援助”等多种平台,鼓励支持市内企业内部挖潜接纳、聘用返乡农民工。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联络体系,做到县县设置返乡农民工联络办公室、乡乡建立返乡农民工联络站、村村都有返乡农民工联络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帮扶网络。各县()区委组织部门统一制作表格,对每一个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地点、就业意向、意见建议进行登记造册,详细掌握底数。在此基础上,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围绕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创新帮扶形式,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全市共有987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对象,从机关单位和各乡镇抽调21778名干部组成1780个工作组下派到各重点村和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帮扶活动。邵东、双清、新宁等县区在“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中,引导非公企业聘用返乡农民工5259人,扶持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190多个,带动6000多人成为当地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大户。

 

  三、加强就业服务,拓宽农民工就业门路。对于那些没有资金实力、缺乏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切实加大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想方设法拓宽就业门路,从而提高就业率。各县()区由组织部门牵头,组织农业、金融、国土、扶贫、发改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信息、项目审批、土地使用、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质服务,激励有一定技能、经验和资金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劳动保障、人事部门以及各返乡农民工联络站()广泛收集市内、外各种用工招聘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及上级劳动就业政策,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申请等服务,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分别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就业直通车、送岗进村、送培训下乡、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有序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中,全市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各类信息2.6万余条,协调解决创业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难题1.62万个,吸引5万多名返乡农民工引进资金1.6亿元,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和生产服务项目8000多个,带动劳动就业12万余人。

 

附件: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