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曲靖市师宗县农广校开展阳光工程显现五大亮点
本网讯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师宗县有一万三千多农民工返乡后,滞留家中。面对“转移难、输出难”这样严峻的形势,师宗县农广校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在去年1500人的培训计划上,今年增加到2000人。截止目前:时间未过半,培训已过半,开局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认识好。师宗农广校从校长到教师,人人有任务,培训有计划,责任到人。相对集中在五个乡镇开展培训,做到培训就有输出,就有转移,找准切入点,从思想上杜绝“等、看、要”的想法,要求大家踏踏实实、积极主动地把准备工作做好,把培训先开展起来。
二是启动早。师宗县农广校在年初就制定了当年的培训计划,并积极主动的开展培训,不等不靠,工作主动。今年全省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一直没下达,师宗县并没有为此停止培训转移输出,而是继续上年工作,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安排培训,及早启动,及时下达本县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具体执行乡镇,不盲从等待省厅安排,而积极争取工作地主动。
三是涵盖广。师宗县农广校今年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涉及工种面广,已培训的1064人,有采矿工、农产品加工工、建筑工、印刷工、铸造工、钳工,不但有农业加工企业所需工人,更多的是工业制造及建筑业工人。拓展了培训范围,提高了转移输出的效率。
四是效率高。今年学校培训计划2000人,只在今年4月底,就完成了培训计划的53.2%,培训成效显著。在完成培训的1064人中,转移663人,输出401人,就地转移以采矿工为主有406人,有组织输出省外的主要以建筑工为主,大多集中在浙江、广东、深圳、昆明、珠海五大城市。由于转移输出有组织,能安置,参训人员积极性很高。
五是影响深。由于师宗县农广校从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以来,从没间断培训,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不断档”,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好,社会公认度高,开展培训渠道畅通,可信度高,社会影响广泛,对参训人员的影响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