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民培训

[贵州] 助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紫云打好“就业牌”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采取积极措施打好“就业牌”,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

 

  加强指导,打好“政策牌”。采取政府指导相关招工用人部门,招工用人部门指导返乡农民工相结合的“双层”指导方式,主动了解各地招工企业经营情况和农民工就业生活情况。建立招工流程工作联系、协调解决,考核反馈等制度,形成了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制度链,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大力宣传农村良种补贴、养殖保险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返乡农民创业提供机会。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打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和市场观察判断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在土地、税收、电力、信贷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并进行技术服务和跟踪指导。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围绕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鼓励返乡农民从事农业。在农村实施有机农业开发项目的创业人员,享受“三免费、五补贴”优惠政策。

 

  拓宽信息,打好“宣传牌”。为更好地掌握劳务供需信息,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223个行政村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点,每个村聘请一名兼职劳务输出联络员。利用印发招工简章、手机短信、上门告知等方式,畅通劳务用工信息的发布渠道,广泛收集县内外的用工信息,在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搭建起劳务供需平台,方便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对接。

 

  提高能力,打好“培训牌”。根据市场需求和人员的需求,开展创业及技能培训,通过就业指导,建立过程互动、结果跟踪的全方位服务。一是开展创业培训。除在果蔬种植、养殖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技能方面培训外,还帮助农民工作好就业形势、创业环境、申办各类新型经济组织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争取农民工培训补贴,利用远程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学点等平台,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

 

  创设岗位,打好“就业牌”。劳动部门积极构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相统一的市场服务体系,实现信息对接、互通有无,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真正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及扩大内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拓宽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动员县内农业产业化等企业优先挖掘潜力,吸纳返乡农民工。对吸纳人数较多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70个,从城镇家庭经济困难返乡农民工中招聘岗位从业人员。同时,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

 

  鼓励先行,打好“创业牌”。对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在鼓励他们发挥知识和技能优势的基础上,在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予以优惠和倾斜。对缺乏创业场地者,可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利用闲散土地、闲置厂房等进行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创业;对缺乏创业资金者,银行可为其提供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目前,全县已有16名返乡农民工创办“特色山鸡养殖场”。

 

附件: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