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蚌埠市五河县为农民创业保驾护航
五河县针对农民创业贷款难、发展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农民创业担保公司,采取小额贷款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个体融资与商业贷款服务要求“不匹配”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创业最缺是资金
据了解,五河县大约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小有成就,拥有一定的资金,更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但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
在五河县小溪镇农民工创业园内,一家小机械加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该厂创业农民老板陈作战对记者表示,希望能借到一些小额贷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陈作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回乡创业农民普遍面临的问题。
由于农民创业大多地处农村,房屋产权证明不全,与银行放贷要求无法对接。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户对临时性小数额周转资金需求量较大、较急。
同时,由于金融业在农村的呆滞贷款较多,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
担保公司保贷款
针对农民创业贷款难、发展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五河县成立了农民创业担保公司。该公司是按市场化方式组建的独立法人实体,由五河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出资组成,注册资金100万元,存入协作银行,按1:3或1:5放大,可担保贷款300万~500万元。担保对象为在五河县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多种经营、个体经营或自主、合伙创办农产品流通的农户和各类微利小企业。
几年来,该中心运作日趋规范,规模逐步扩大,担保业务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2月,累计开展担保贷款及资金运用业务43户计8000多万元,其中企业贷款担保3034万元、资金运用业务4750万元、农民创业贷款担保130万元。正在受理的业务申请25户,申请额度3500万元,预计年底担保余额可突破1亿元。
创业园成“蓄水池”
昨日,记者来到五河县小溪镇,建设中的小溪镇农民工创业园离镇政府不远,一期占地25亩,成片的厂房已经建好,已有3家小企业正式进驻投产,另外还有已经签约的6家小企业正在陆续进园。园区企业主要为从事来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手工艺品加工、鱼钩渔具加工和小型机械加工等,可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为了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孵化呵护农村小企业成长壮大,去年,五河县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在城南经济开发区和小溪镇牟庄设立两个返乡创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并在园区内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免费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厂房,提供政策法规、投资信息、创业项目等资讯服务,努力把创业园建设成为农民工创业的蓄水池,从而孵化更多的家庭作坊壮大成为中小企业。去年以来,该县新增返乡农民工创业企业30多家,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近万人。
新机制确保“共赢”
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五河县用新机制调动政、银、企三方面的积极性,推动返乡农民创业,以实现“共赢”。该县积极为创业民工争取小额贷款,对他们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多渠道解决项目资金,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
不断开展的银企对接活动,使五河县构建了多元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新体系,也探索出新型的融资模式。去年底,该县成功组建五河县隆信小额贷款公司,架起民间资本与“三农”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2008年,全县银企对接签约资金9.06亿元,全年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6.3亿元。今年上半年,银企对接签约项目73个,签约金额6.5亿元,提供贷款8.6亿元,增幅较年初上升了21%。
同时,大力推进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创新、二次创业,推动企业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加强对“二次创业”重点企业的分类指导,帮助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