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海城市总工会三项机制关爱农民工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海城市总工会主动出击,采取“三项”举措,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题,倾情关爱农民工。
建立双向维权机制
辽宁省海城市建立了以市总为主线,以企业工会和有关各方参与为辅助的双向维权机制,堵住维权漏洞,形成了工会主动、上下齐动、左右互动,合力维权的良好态势。
一是协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市总把劳动合同作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基础,把集体合同、工资专项合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实现农民工集体维权的重要手段,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大力推动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作。
二是及时向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针对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发生工伤得不到应有的赔偿问题,市总进一步强化职工维权中心职能,先后聘请6名法律工作者从事农民工维权工作。
三是加大依法维权的力度。一方面,发挥驻法院职工陪审员和驻劳动仲裁院仲裁员作用。另一方面,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通过职工债权转付基金,先后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来海务工的52名农民工拿到了企业拖欠的工资款21.3万元。再一方面,强化新成立的省内首家工会仲裁庭的功能,已办理仲裁案件4件,全部结案,涉案金额达30多万元,深受职工的好评。
四是建立三级农民工维权网络。首先,成立市级维权组织,协调、建议成立了海城市农民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其次,建立镇区级维权组织。各镇(区)工会积极参与和借助镇(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处农民工与企业的劳动纠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建立企业维权组织。委派工会主席的66家大中型非公企业和独立建会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主席兼任调解委员会主任。
建立帮扶救助机制
市总在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基础上,建立了农民工返乡服务站,在镇(区)、局及企业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站,为开展农民工帮扶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了困难农民工档案。按照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求助需求清的标准,海城市总工会建立了困难农民工档案,将低保边缘户、因病返贫、突发事件致贫的困难农民工及时纳入工会困难职工数据库中。
二是以多种形式开展扶贫救助。第一,在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市总都对困难农民工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帮扶资金。第二,市总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门设立了生活救助窗口,成立了扶贫超市,派专人负责接待日常来访的困难职工。第三,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具体实践活动,要求每名工会干部要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做一件实事。
建立就业援助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返乡农民工增多、下岗失业农民工增多、等待就业农民工增多问题,市总采取多种措施,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
一是开展送信息、送岗位活动。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设立的农民工服务窗口,对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岗位培训、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开展走进乡镇送岗位等活动。
二是扶持自主创业。协调相关部门为失业或自主创业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供优质服务,为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