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商洛促进农民工就业新路子 实行一对一就业援助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陈塬办事处蟒龙峪返乡农民工耿建强联合本村13个村民,利用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70万元,建立蔬菜大棚51个,种植茶树菇,目前产品已销往上海等大城市。这只是商洛市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一个缩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商洛市出现了大量返乡农民工和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委、市政府一手抓对外输出,一手抓自主创业,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工就业新路子,确保了就业形势的稳定。
到6月底,全市劳务输出45.9万人,完成年任务的97.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52人,完成年任务的68.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 22人,完成年任务的81.9%,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1517人,完成年任务的216.7%。
劳务输出是商洛市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题分析研究金融危机对劳务输出的影响和返乡农民工问题。市劳动保障部门及时出台了八条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利用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实现灵活就业。市上积极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争取就业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开展了为农民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题的2009年“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向农民工提供用工信息、开展政策咨询、免费技能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等服务,为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搭建了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全市163个乡镇已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6个,为基层劳动保障所、站配备专职人员179名,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309名,逐步实现了劳动者求职通过市场、企业招聘用人通过市场、信息采集发布通过市场、社会保险接续通过市场的新型管理运作机制,强化了政府的组织服务功能,扩大了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
在抓好对外劳务输出的同时,商洛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采取小额担保贷款、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等措施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今年初,市上从就业资金中调剂出1700万元,专项用于返乡创业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到6月底,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53. 36万元。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培训补贴, 1至6月免费开展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1027人,有效提高了这些人员的再就业能力。
同时,商洛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摸清“零就业”家庭、长期失业人员、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底子,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