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潍坊市昌乐县万名农民工家中挖取“第一桶金”
昌乐县红河镇张家下坡村农民工张新涛原在浙江省玉环县华能国际电厂打工。去年春天下岗回家后,想自主创业上项目,但缺资金,无场地,愁于无处下手。当他从县劳动保障局印发的《创业项目信息》上看到花生脱壳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又发现本镇具有花生种植面积大、产量多这个优势,便申请小额贷款,筹资两万多元购置了花生脱壳机,在自家庭院里搞起了花生加工。到今年5月份,张新涛的花生加工一年时间实现纯利润16万元。他高兴地说:“没有条件建厂,咱自家院里创业,省资省力,不少挣钱”。
象张新涛一样,昌乐县一大批农民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帮助下,利用自家庭院创业上项目,把方寸小院作为创业“摇篮”,变农家院为“聚宝盆”。昌乐县劳动保障局今年七月份对农民工创业调查显示,全县2008年以来利用庭院创业上项目的农民工11400多人,庭院创业项目从业人员53000多人。
农民工自主创业是促进城乡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而多数农民工欲行创业却面临缺资金、无场地、少技术、难选项等难题。如果征地建厂则面临更多自身条件限制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难以迈出创业步伐。昌乐县在扶持农民工自主创业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条件,引导农民工小处起步,扬长避短,大项目难上,就把农家庭院当作创业“摇篮”,赚取创业“第一桶金”。县劳动保障局依据本地情况搜集汇编了《创业项目信息》,将2600多条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庭院经营的创业项目信息印发到农民工手中。并成立由经贸、金融、商业、外经等方面专家和有关方面权威人士28人组成的“指导团”,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工出点子、选项目。同时将小额担保政策的惠及面从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拓宽至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县财政筹集资金50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能力达到2500万元。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一年全额贴息,并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的各项费用。对所有创业、从业人员免费实施培训。积极引导和优惠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外出创业无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县里立足本地特色产业,注重搞好规划布局,立足于一村一品、多户一业,指导形成集群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对同行业相对集中的创业项目出资聘请专业人士常驻指导,使更贴近农民工的庭院创业这一形式发挥出带动就业、推动农民致富的更大效应。鄌郚镇伦家埠坡村赵国梅失业回乡后,在自家庭院投资一万元办起了儿童玩具加工厂,不到一年赚了一万多元。今年,村里的许多姐妹纷纷加入到他的创业队伍,这支“娘子军”发展到20个人,机器增加到22台。产品进了德国、美国等地的超市,成为洋娃娃的小伙伴。赵国梅说,今年他的家庭玩具厂能加工各类玩具20万件,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全县从事庭院创业较早的前孔村笤帚大户吴廷臣,以农家四合院为笤帚加工厂。先是带动起本村20多个庭院笤帚加工户,几年来又辐射和带动起了周边15个笤帚加工专业村。从事笤帚加工的人数达4000多人,年加工笤帚3000万把,产值1.5亿元。庭院创业小项目发展成了大产业。
象张新涛一样,昌乐县一大批农民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帮助下,利用自家庭院创业上项目,把方寸小院作为创业“摇篮”,变农家院为“聚宝盆”。昌乐县劳动保障局今年七月份对农民工创业调查显示,全县2008年以来利用庭院创业上项目的农民工11400多人,庭院创业项目从业人员53000多人。
农民工自主创业是促进城乡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而多数农民工欲行创业却面临缺资金、无场地、少技术、难选项等难题。如果征地建厂则面临更多自身条件限制和实际操作中的困难,难以迈出创业步伐。昌乐县在扶持农民工自主创业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民工自身条件,引导农民工小处起步,扬长避短,大项目难上,就把农家庭院当作创业“摇篮”,赚取创业“第一桶金”。县劳动保障局依据本地情况搜集汇编了《创业项目信息》,将2600多条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庭院经营的创业项目信息印发到农民工手中。并成立由经贸、金融、商业、外经等方面专家和有关方面权威人士28人组成的“指导团”,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工出点子、选项目。同时将小额担保政策的惠及面从登记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拓宽至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县财政筹集资金50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能力达到2500万元。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给予一年全额贴息,并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的各项费用。对所有创业、从业人员免费实施培训。积极引导和优惠扶持极大地调动了外出创业无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县里立足本地特色产业,注重搞好规划布局,立足于一村一品、多户一业,指导形成集群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对同行业相对集中的创业项目出资聘请专业人士常驻指导,使更贴近农民工的庭院创业这一形式发挥出带动就业、推动农民致富的更大效应。鄌郚镇伦家埠坡村赵国梅失业回乡后,在自家庭院投资一万元办起了儿童玩具加工厂,不到一年赚了一万多元。今年,村里的许多姐妹纷纷加入到他的创业队伍,这支“娘子军”发展到20个人,机器增加到22台。产品进了德国、美国等地的超市,成为洋娃娃的小伙伴。赵国梅说,今年他的家庭玩具厂能加工各类玩具20万件,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全县从事庭院创业较早的前孔村笤帚大户吴廷臣,以农家四合院为笤帚加工厂。先是带动起本村20多个庭院笤帚加工户,几年来又辐射和带动起了周边15个笤帚加工专业村。从事笤帚加工的人数达4000多人,年加工笤帚3000万把,产值1.5亿元。庭院创业小项目发展成了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