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扎实推进劳务输出
近年来,黑龙江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乡在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全面启动“劳务富民”工程,积极探索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编织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针对乡镇劳务输出工作底子薄、任务重、投入少的实际,中心河乡始终把夯实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确保劳务输出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这个乡抽调了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机关干部组建专项组织机构,并安排了专用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在全乡8个村成立了劳动输出工作站。任命村委会成员为兼职协理员,负责本村的各项劳务输出工作。并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工作制度,实行例会制,加强工作的交流和沟通,每月召开一次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定期培训劳务输出工作人员,使统计报表和档案管理规范化,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对辖区的情况都能做到“一口清”。乡、村两级劳务输出网络的标准化建设,为劳务输出工作夯实了基础。
以观念引导为着眼点,烘托劳务输出的社会氛围
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发展,中心河乡引进不少大型企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变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很多农民满足现状,不谋求进一步发展。为了转变这种守旧的观念,这个乡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去、大发展”,鼓励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乡政府广辟宣传渠道,利用广播、图版、标语等形式把“走出去、大发展”的理念宣传到村屯、讲解到农户。每个月召开一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会议,集中学习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研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项工作。举办创业、就业典型报告会,通过成功就业、创业典型的现身说法进行感召带动。同时,乡里还设立宣传台,抓住每个机会发放市、区就业局印制的宣传单,开展多层面的引导宣传活动,使农民懂得走出去、谋大发展的道理,激发了农民离乡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调查摸底为切入点,实现输出有序化
为了有序、有目的地进行劳动力转移,乡政府组织协理员开展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全面、细致的入户摸底调查,将每个村、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录入微机,建立全乡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详细情况、打工意向、培训愿望等登记建档。在此基础上,对用工信息进行收集和筛选,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就业引导工作提供了可靠、充分的依据。
以优化服务为抓手,使劳动力转移工作平稳快速发展
组织外出务工、创业成功者建立“打工者协会”,用先进带动后进,实现信息共享。安排用工单位与求职的富余劳动力进行现场洽谈,为求职、用工双向选择搭建平台。让“打工者协会”发挥其综合功能作用,不但要对外出打工、创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还要解决家里遇到的困难,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建立“信息就业”服务指导站,提供就业信息岗位、求职指导、创业扶持、政策咨询等多项服务,让农村劳动者在家、在外都能享受到一样的就业服务。为了有力维护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乡政府成立了司法所、劳动保障事务所、群团组织等,建立维权协调机制,形成联动维权、合力维权。坚持“有举必究”原则,积极协调处理好各类涉权案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