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安吉县以“三抓”为载体全力解决拖欠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
为破解建筑行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从源头上杜绝因欠薪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安吉县以建立和完善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为抓手,从2009年初开始,针对该县建筑领域的特点,劳动保障、建设、公安、交通、水利、总工会等部门联动,以“三抓”为载体,编织防护网、维权网和信息网,构筑立体防范模式,实现了从“接案查处”到“预防化解”的转变。2009年以来,全县138个在建项目建设工地全部建立“二牌一卡”制度,按建筑企业或在建项目配备农民工工资管理员67个,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信息员180名,没有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招标标后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主体。该县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入手,在源头上编织“防护网”。针对不同情况对招投标企业加以规范,一是对按规定必须公开招投标的建筑工程,确定在政府批准设立的有效建筑市场进行招投标活动,重点防止骗标、串标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取消竞标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二是对采用协议发包的社会性投资项目,由建设部门加强施工合同的审查,避免在工程造价和工程款支付方面显失公平;三是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会同工商部门重点检查建筑企业非法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资质出借、以包代管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是对实行分包的项目,由总承包企业履行对分包企业和分包工程的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规定分包企业不得将承包的工程内容再分包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二、抓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工资支付行为。该县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入手,在建设过程中编织“维权网”。一是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筑企业在承接施工业务时,根据工程量大小、企业资质、企业诚信状况等因素确定保证金数额,(如:水利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比例为工程合同造价的2%-4%),并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专户,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凭工资发放单复印件、工资支付承诺书,经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核实,报水利、城建、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退回预缴单位。一旦其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时,由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从其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中先予划支,从而杜绝欠薪,截至目前,共有76个在建工程项目交纳工资保证金1700余万元;二是实施“两牌一卡”制度。在各建筑工地推行维权告知牌公布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公司地址,告知农民工维权流程;民工工资公示牌:每月将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详细情况在公示牌上公示,便于农民工及时核对;工资支付管理卡:将劳动合同、工价、考勤日记三合一,由持卡人在每天务工后交由班组长和工资管理员确认,月底三方签字领取工资,真正做到了农民工有困难维权清、劳动报酬清、工资支付清;三是确定民工工资管理员。作为规范工资发放的具体操作人,除会同班组长根据农民工的出勤情况和工作内容在卡上做好相应的登记外,负责工资的直接发放,避免了以往存在的工资支付脱节现象,同时,负责农民工工资一般性纠纷的调处。
三、抓信息常态管理,拓宽欠薪处置渠道。该县立足早发现、早解决,从源头预防化解欠薪入手,分层级对建设项目全程编织“信息网”。一是确定工资支付信息员。由工程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直接在从事工地劳动的农民工中产生信息员1-2名,并在劳动监察大队建立定期反馈制度,信息员将掌握的所建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向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及时反馈;同时,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对辖区内在建工程项目按照“一项目一台帐”原则,建立工程项目工资支付监管台帐;二是加大督查力度。监察大队建立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监控台帐,将16个乡镇(街道)分成四个区块,二人一组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做到公司名称、项目名称、工程地址、项目工期、项目经理、联系电话、建筑工人数、工资支付信息员、工资支付管理员、工资支付情况 “十个清”,劳动监察员平时一周不少于三天下工地走访了解情况。同时,针对走访了解和平时投诉情况,设立三色预警,即:绿色,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好,不会拖欠工资事件发生,可定期督查;黄色,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较好,但有可能会发生拖欠事件,实行飞行督查;红色,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一般,发生拖欠事件的可能性较大,采取随时督查。使整个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处于实时监控状态。三是强化执法监察。联动执法,会同建设、公安、工商、总工会等相关部门运用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有机结合的“三查”方式对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检查,查处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实行工资管理卡制度和拖欠工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如:工商部门暂缓通过年检;建设部门限制市场准入,并列入行业“黑名单”等手段,让欠薪企业付出违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