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商河县4举措帮扶农民工创业
36岁的邢艺兰在天津一家毛衣纺织厂打工,今年2月,凭借在毛衣编织行业的打工经验,购进加工设备110台,吸纳女工210人,办起了商河艺兰毛衣编织公司,如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其实,邢艺兰仅是山东省商河县实施“创业培训、传授经验、搭建平台、个性服务”等“四项举措”帮扶农民工创业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1至8月,商河新增农民工创业企业122家,累计已达1210家,涉及到机械、建材、服装、农机、养殖、商贸、服务等领域,安置农村劳动力6600多人,年产值约10亿元,农民工创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商河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农业人口52万,农村劳动力29万人。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县委、县政府连续7年召开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大会,提出了加速转移《意见》,与乡镇签订责任状;建立了乡镇劳动保障所,在963个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员,形成了“城区有市场、乡镇有平台、村庄有窗口”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劳动力管理信息化,如今常年在外农民工已达9万人。200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劳务输出示范县”,2008年被授予“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
然而,商河县决策者发现,大批农民工经过数年打拼,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学到了一技之长,摸索了一些经验,返乡创业成了这些农民工新追求。基于此,商河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的通知》、《农村劳动力五年创业培训规划》等,调整了农民工工作思路,鼓励和扶持农民工挟资金、技术、经验回乡创业,激活民间资本,做大民营经济。
2008年以来,商河为促进农民工创业,下大气力进行了创业培训。县里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
为了搭建农民工创业平台,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孵化扶持,商河利用经济开发园区、企业闲置资产、专业市场等,建起了占地7.
为帮助农民工迈过第一道创业门槛,商河推行了个性化服务。对行政审批、证照办理、场地租赁、员工培训等事项,由专业部门及人员提供个性服务;协调金融、工商等部门,实行了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费用减免等政策。怀仁镇设立了农民工创业园,投资360万元建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