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玉门多措促就业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甘肃玉门市努力克服因金融危机对就业工作造成的压力,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创造就业条件、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培训、优化就业服务,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建设拉动就业。市上牢牢把握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政策趋向,抢抓西气东输二线、兰新第二双线铁路、嘉乌铁路电汽化改造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全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机遇,积极做好用工调查、劳务技能培训、联系对接、劳务组织等各项服务工作,使全市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得到输转,至目前,全市共输转富余劳动力18598人,其中有组织输转9445人,实现劳务收入达到9473.89万元。
落实政策稳定就业。市上全面落实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保险费率等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力争做到不裁员、不减薪。自去年以来,市建化工业园区的西部水泥厂、静洋钛白、勤峰铁业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取产品低出、稳定市场的办法坚持生产,未发生裁减员工和降低薪酬的情况。同时,市上认真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了对四类下岗失业人员实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扶持政策。目前,共为各类人员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5085本,为285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符合条件的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611.5万元,直接扶持和带动9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和再就业。同时,由市政府重新调整和购买500个公益性岗位,主要对全市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后就业困难群体、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优先进行安置。
强化培训提升就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市上充分发挥石油中专、农机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深入开展“冬春季农民工培训百日行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实现全市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有效提高了全市劳务输转的市场竞争力,打响了劳务输转品牌。至目前,全市共对7183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并根据各类企业、项目用工所需,结合劳务人员技能特长,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组织、有计划输转,对1669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使下岗失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再次走上工作岗位。
强化服务促就业。市上进一步加强了用工岗位信息库、求职信息库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以春季企业用工洽谈会、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周等为主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邀请省内外70多家企业主开展用工洽谈,推介就业岗位20000多个,达到就业意向12000余人。同时,针对“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困难人员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落实援助措施,开发就业岗位。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至目前,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3842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16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72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4%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