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泰州市创业成为农民增收推进器
今年以来,泰州市加快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进一步放大了农民创业的倍增效应。截至10月,全市新增创业农民5.1万人,创造生产总值339.2亿元,人均创造纯收入6.5万元,带动就业14.2万人,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达1500元。
“金融危机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冲击,去年底,泰州市约有25万多农民工返乡。”泰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盛钢说,对此,市政府及时制定鼓励返乡创业20条政策措施,努力将返乡农民工增多的不利形势转化为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资源的有利时机,推动“返乡潮”向“创业潮”转变。
“为鼓励更多农民创业,泰州市降低门槛,放宽农民创业市场准入,取消歧视性的身份和行业限制,拓宽农民创业的发展空间。”泰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负责人说,我市放宽工商注册登记限制,对农民初创小企业不设门槛,不限比例,不论规模,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将农民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享受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把农民创业生产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民创业。
“缺少启动资金,常常是农民创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该负责人说,为此,泰州市成立8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注册资金5.4亿元,放贷能力超过10亿元。对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4类现代农业项目进行资金补助扶持。此外,将城镇失业人员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向农民延伸,个人、合伙经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额度分别提高到12万、50万和200万元。对自带资金返乡创业人员,按实际投资金额,给予2年全额贴息。今年1至9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99.8亿元,较年初增加185.35亿元。
有了资金,如何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泰州市加强农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一镇一名创业培训教师”活动,每个乡镇至少配备1名创业培训师资,通过集中施训、送教下乡和师资交流,为实施农民创业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围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外出务工能人、个体私营业主、新成长劳动力、规模种养殖户5类重点施训对象,建立适合各类创业群体、涵盖不同创业层次的培训内容体系,形成激发创业冲动、创办创业实体、发展创业企业的全新培训格局。1至10月,全市共完成农民创业培训2.3万人,其中创业成功9600人,带动就业5.4万人。
“找到1个好项目,创业就成功了一半。”该负责人说,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完善了全市创业人员基础数据库,劳动保障、工商、农委、科技等部门创业人员信息实现“多方联网”,农民创业信息实现“一网览尽”。部门同时建立完善农民创业项目库,向社会征集了220个适宜农民创业项目,采取集中推介、网上推介等形式,组织项目策划人、创业指导专家和相关中介机构实行项目跟踪扶持。
“我们还采取政府出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生态农业园和特色专业市场等创业孵化基地,为农民创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该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新增创业孵化基地35家,在孵农民800多人,通过全程介入劳动保障等创业服务,积极落实创业指导、人才培训、融资服务、税费优惠、综合补贴、用工招聘等扶持措施,形成了完成原始积累进基地、成功孵化出基地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