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培养新增劳动力 服务新农村建设(图)
[本网讯](通讯员 余中林)为落实中央1号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7号)等文件确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方针,武胜县农广校根据中央校“百县万村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十一五’10万农民培训工程”,已开展新增劳动力培训1200人,计划7月还将培训新增劳动力300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为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武胜农广校一是早谋划。春节刚过,就派出教师到各乡镇、各初级中学调研联系,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详尽可行的新增劳动力培训方案;二是建基地。投入5万多元,完善了白坪甜橙实践基地、中心南门农场柑桔母本园实践基地、龙庭劣质果树高换实践基地、华封白坪蔬菜实践基地等13个,为园艺工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抓机遇。充分利用初高中毕业前后新增劳力尚未外出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抢时培训;四是沉重心。不仅送教下乡,而且还在白坪乡高洞村、红庙村、白坪村和新学乡万洞桥村等处建立农民田间技术学校5所,投入4万多元,添置了桌櫈、电视、VCD、黑板、标本、书籍等培训设施,创新了教师、媒体、人才培训“三进村”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模式,探索了进村入户培训的长效机制;五是改方式。变理论课为实践课,变课堂教学为田间培训,变知识传授为技能训练,真正做到了实际、实用、实效;六是活机制。白天不午休,挤时培训,晚上迟就寝,抢时培训,缩短了培训天数,保证了培训学时,减轻了学员负担,提高了办学效率;七是分阶段。第一阶段在学生毕业前,深入各乡镇初级中学校进行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集中于县上或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技能训练,第三阶段结合农时季节在各乡镇实施巡回后继培训,有效地解决了新增劳力培训具有的集中性矛盾;八是大整合。县劳务开发办、县农培办全力协调农业、乡镇、学校为一股绳,县农业局优选了30多名技术干部投入培训工作,大家不分昼夜,不惧酷署,不计报酬,不休节假,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华封镇学员秦伟说:“农广校使我学到了技能,我决心搞规模化蔬菜生产,争当一个合格的新型农民!”连华封初中校的带队老师胡中友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学员练起了柑桔嫁接技能。
( 来源:武胜县农广校 )
2006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