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民培训

[涪城区]农广校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本网讯] (通讯员 罗志荣) 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当地积极开展农民工输出培训和劳动职业技能培训。2006年上半年以来,该校已完成引导性培训3.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8517人。其中获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1711人,高级技工190人,中级工173人,初级工1348人;获结业证书的1128人,专业有:无线电调试、计算机网络终端维修工、钳工、电工、焊工、宝石加工、机械修理工、家政服务等,培训课时平均60学时以上。以“川妹子”、“川机电”品牌培训317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5.6%。通过培训转移输出劳动力48600人,培训促进新增劳务收入243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了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培训重点。

由区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全区农民工培训规划,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农广校牵头实施。重点突出三方面内容:一是职业技能培训。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欲外出就业农民工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二是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三是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

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是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自身素质水平适应多种工作需要,才可能拓宽就业领域,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提高劳动力转移层次,从而带动农村后备劳动力顺利转移。依托涪城区各农民工培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学校。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把满足市场需求和尊重农民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二是建立“定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三是逐步完善各级培训机构管理体制,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让资源共享,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三、拓展农民工培训工作路子,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宣传、培训,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

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宣传、培训工作,在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和计划输出的人员中深入开展劳务输出培训,提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提高他们外出就业、执业资格意识,广泛动员劳务输出人员积极主动参加就业培训。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为15天至120天,具体培训时间长短按照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安排。通过我们调查和用工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参加过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的农民,更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农民的文化程度与收入多少成正相关。加强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是当前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六年八月十二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