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民培训

【武胜县】农广校2007年农民教育培训取得新突破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本网讯  2007年,四川省武胜县农广校按照中央、省、市校新型农民培训有关精神和要求,创新培训方式,大抓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培训成效显著

广安市今年下达给武胜县阳光培训任务2500人,我校今年共完成包括06年项目在内的阳光培训4917人,占任务的196.7%;培训骨干农民任务400人,完成759人,占任务的189.8%;带动农户科技推广任务1.5万户,完成1.5467万户,占任务的103.1%;实用技术培训任务11万人次,完成159163人次,占任务的144.7%。获证任务4200人,完成阳光培训办证5269本(在劳动部和农业部办职业资格证1021本,在省阳光办办技能培训证4248本),占任务的125.5%,同时完成骨干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办证1040本;完成中专招收生任务67人;同时,搞好了学历培训、学籍管理、教务教研、教学培训、资料整理建档、信息调研和报表等各项工作。

二、主要措施

(一)抓好农民工培训管理  为做好全县农民工培训工作,一是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以县农培办名义下发了《关于抓住机遇做好惠民行动阳光工程培训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十大惠民行动农村实用技术目标任务的通知》等3个文件,代县政府等草拟了《关于做好2007年沼气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关于印发〈武胜县2007年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柑桔实用技师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武胜县2007年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沼气工实用技师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等4个文件,使农民工培训单位开展培训有章可循。二是加强教学班管理,确保阳光工程质量。我校深入固定小班、流动班、乡镇班指导、监督、管理达117次,培训质量得到保证。三是深入调研,摸清了情况。通过到各乡镇调查,搞清了我县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培训转移现状,并撰写了 “武胜劳务情况调研报告”,为创办固定小班和流动班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  我校负责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培训数量庞大、补助经费少、生源缺、培训机构少且条件差、积极性低、牵涉面广等困难。针对问题,我们采取了强有力措施。

1、强化领导   今年,上级对农民工培训组织管理作了调整,武胜县于6月作出相应调整后,时间显得非常紧迫。为确保惠民农民工培训行动于9月底全面完成,成立了农民工培训惠民行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农广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为培训任务完成奠定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明确责任   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学校将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人员并限时完成,同时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完成任务直接与职工年终考核挂钩、与年终奖挂钩、与工资挂钩。

3、确保力量   今年,我校共抽调局34名技术骨干参与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同时在外县聘请了21名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教师。由于目标到人,培训教师从6月到9月,即使节假日,也从未体假一天。他们再一、再二、再三地深入乡镇联系生源,想方设法落实培训场地,千辛万苦地选择实践场地,精心细致地组织实施。每天早出晚归,冒酷暑顶烈日,讲哑了、累病了也不下讲台。校领导还带领全校职工多次深入各乡镇落实生源。充足的工作人员,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完成惠民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创新方式   鉴于培训任务的艰巨性,我校创新了培训方式。一是建立固定小班。经过对全县31个乡镇民办职业培训资源调查,选择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学机构,在全县建立了11个农广校乡镇固定小班,充分挖掘了培训潜力。二是新建农广校流动班。为解决多数乡镇没有职业培训机构的予盾,在岳池等县引进职业培训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培训业主3个,促其投入资金342万元,新添电动缝纫机457台、电脑400多台,建成了3个农广校流动教学班。只要哪个乡镇组织好了学员,流动教学班就把设备搬到哪个乡镇,既解决了乡镇缺设备问题,也减轻了县财政新购设备建基地的经费压力。三是送教下乡。为减轻农民负担,方便农民参训,降低培训成本,农广校采取就地就近培训方式,把班基本上都办到了乡上。四是拓展专业。为发展县域经济,适应就地就近转移需要,根据市阳光办要求新开设了沼气工和柑桔实用技师两个新专业,较好地缓解了农民工培训专业单一和输出难问题。五是重视实践。为让学员学员真正学到技能,一改黑板教学为实践教学,实践实习时间占到了整过培训时间的75%,学员操作动手能力显著增强。

5、协作配合   我校负责农培办具体事宜,不仅促使县级农业、畜牧、蚕桑、水产、林业等部门经常联系沟通,也促成了乡镇与县级部门间也时常协商交流,良好的互动合作加快了培训进度。

6、狠抓监督   我们经常邀请县阳光办、县农培办人员既在训始、训中、训末开展质量检查,也随时到各乡镇查验进度。通报表扬先进,公开鞭策滞后,有效地促进了各乡镇农民培训工作平衡发展。

7、规范资料   我校认真按照农民工惠民行动和有关项目要求,规范档案工作。共填写、收集、整理培训台帐、转移台帐、培训卷、就业协议、试卷、学员卡、培训卡、培训花名册、获证名册、成绩册、书籍资料领取册、跟踪册、点名册、问题处理册、教案、用工证明等资料32万多份,建纸质档案80多卷,主要资料全部录入微机,基本实现微机化管理。

(三)稳定学历教育:我校克服中专生源紧缺矛盾,与组织部多次协商,招收了中专生67名,完成学历培训招生任务,扭转了学历培训连年滑坡局势,同时完成了9门课中专教学目标,及格率、巩固率、备课率均达到要求。

(四)教学管理正规化:从学员入学注册到教师备课、上课、考试、整档、管理,每个环节都有章可依。同时大搞观摩教学、教法培训、教师进修,提高了教师素质,学历素质管理实现微机化,教材发放无差错。

(五)加强信息调研:我校先后在市县以上刊物发表信息10多篇,在“县两办”刊物上发表信息2篇,在中、省农民教育网发表文章2篇,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六)其他工作协调发展:搞好了教务教研、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报表等工作,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扶贫困户,遵纪守法,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全年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如创新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少、设施设备差、教师待遇还未完全落实到位、职工畏难阳光培训、生源少、宣传工作不及时,尤其是农民工培训涉及到部门间“利益”这一矛盾日趋激化等。                       

明年武胜县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主要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培训机遇,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指针,满足农民多层次技能需求;以农民工和产业培训为重点,建立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以送教下乡为手段,探索创新培训方式;以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为依托,全力打造农广校教育品牌,基本满足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人才和智力支撑需要。

(来源:武胜县农广校)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