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各市、县农广校积极恢复灾后教学工作
本网讯 5.12大地震,使德阳市7个市、县级农广校的教学设施设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绵竹、什邡、旌阳、罗江农广校损失更为严重,这4个县(市、区)农广校的教室均受到了严重破坏,无法上课教学。地震发生后,中央校及时发来了慰问信并捐赠了50台收音机,省、市校及时向各县(市、区)农广校去电去函收集灾情,市农广校根据受灾最重的绵竹市农广校的实际需要捐赠了一些生活物资,省校李德成副校长和市农业局潘和副局长等一行先后到德阳市、绵竹、什邡、旌阳等地查看灾情,慰问农广校职工。
5.12大地震之后,德阳市6个县(市、区)农广校2008年的招生工作受到了及其严重的影响,给招生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但各个农广校不等不靠,一方面在积极抗震自救,另一方面也及时、积极地完成了上级农广校安排的灾情统计、灾后重建方案编制、试卷征订等业务工作任务。现阶段,各地农广校专职办学人员正在根据本地业务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受灾实际情况,逐步开始清理有关教学设施设备及教学资料,向恢复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日常业务工作而努力奋斗。
罗江县农广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教室损毁,所承担的“阳光工程”培训一度中断。在灾后的一个月,利用工厂厂房、农家乐餐厅等场地,重新启动了“阳光工程”缫丝工、乡村旅游专业的培训,培训缫丝工70人、乡村旅游50人。6月17日 ,缫丝工专业在新盛镇欣欣丝厂复课,6月24日,乡村旅游专业在略坪镇绣龙山庄复课。为体现“以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以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培训理念,在培训中坚持一技一培训、一业一培训、保证学员“四个一” (即一套教材,一张培训券,一张光碟,一个实习基地)的培训模式。学员集中在县农广校系统学习理论和技能等业务知识,要求参训学员在集中学习结束后,自行观摩教学光碟的内容,在实习基地边实践边提高。这种不择时间不择地点不影响工作的培训模式,很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来源:德阳市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