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县】渔业培训受农民欢迎
本网讯 兴文县水务局从今年6月初开始,通过对该县太平镇、莲花镇、五星乡和僰王山镇6个村的养鱼产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农民的欢迎。截止10月31日,县水务局在各村集中培训次数均达15次,现场技术指导也达到15次,6个村实际培训学员约280人。至此,2008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养鱼产业培训工作结束。在培训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结合培训村养鱼农民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写学员培训教材。在编写教材的内容选择上,切实做到与养鱼农户生产实际需要相适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字表述上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按照农民的阅读习惯,做到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要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避免生硬的理论说教。让农民通过阅读培训教材资料,能有所受益、有所收获。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4万多字的教材编写。在所编培训教材中,既有常规养殖鱼类的养殖生产管理,又有适宜当地推广养殖的新品种的养殖技术介绍,充分照顾各种生产类型、各个养殖层面的需要,得到了学员和基层干部的认同。
二、精心作好讲课内容的备课,讲解上深入浅出。培训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工作,做到把该讲的问题讲深讲透,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便于学员理解和接受。在备课上,他们将有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利用电脑播放演示给学员观看。在内容讲解上,做到轻理论、轻说教,重实际、重操作。既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又要照顾部分学员的特殊需要。使学员对讲课内容听得进,听得懂,将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听课、专心听讲上。
三、口头讲解与播放教学光碟相结合,教学方式形象直观。为提高讲课、听课的效果,他们在开展集中培训授课过程中,采取口头讲解与播放教学光碟相结合,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又消除学员因听课时间过长出现的疲劳厌学情绪,让学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按照要求建立农村科技书屋。按照新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要求,在太平镇安源村和莲花镇莲花山村两村建立了科技书屋,比例达33%。7月份,为太平镇安源村送去了首批水产科技图书、杂志52册(本);为莲花镇莲花山村送去了首批水产科技图书、杂志64册(本)。并分别为两村赠送了《池塘养鱼技术》《淡水鱼疾病防治技术》等教学光碟5张,提供给学员借阅、播放观看。在培训工作结束前,又为两村送去了水产科技图书,每村图书价值千余元。
五、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社会形象。在培训中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中,先后在《中国渔业报》《四川农民教育培训网》和《四川水利网》上报道了兴文县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养鱼培训信息10多次,如《兴文县新型农民养鱼产业培训拉开帷幕》《兴文县新型农民养鱼培训富有特色》《兴文县新型农民养鱼产业培训有序推进》《兴文县在培训村建立水产科技书屋》等。
2008年兴文县新型农民养鱼产业培训受到培训村干部、学员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生产技能。养殖户水产品产量产值与前三年相比,分别增长10%和5%以上。如莲花镇莲花山村的瞿周文,养殖水面80亩,2007年主要饲养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鲫鱼,产鱼1.5万公斤,产值15万元;2008年增加了甲鱼的养殖,产量提高到了2万公斤,产值达到24万元。
(来源:兴文县水务局 温泉 郑炼)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