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科教网 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

三农科教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致富经验

新能源点亮平谷农村新生活

时间:2010-04-02 来源:  作者:

  “今天天气不太好,屋内温度只能达到18度,平时20多度,还得开窗户呢”。中午时分,室外-5℃;但一走进平谷区挂甲峪村李克稳家却温暖如春。在平谷,不少农民家庭已改用太阳能供暖。太阳能作为一种再生能源,在平谷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挂甲峪村民已经有130户搬进了采用太阳能采暖和新型建材的节能环保型新民居。辅助能源是他们自己研制的专利产品“生物质气炉”,燃烧材料是普通的柴草,做饭不冒烟,去年冬天,这个村一吨煤也没有烧。

  走在挂甲峪村,各种各样的节能设施在这里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道路两旁有1500多盏太阳能路灯;风力发电机35台套,迎风转动的风车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山村的景观照明主要就靠风能发电;污水处理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全村的污水过滤后的净水能再利用,养花、养鱼、栽果树。

  挂甲峪村人均一年节煤1.2吨、节电500度,一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总能耗的30%,大大高于全国7%的比例,由于生态环境良好,远在深山的小村庄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平谷区2004年初开始实施新农村新民居建设。截至目前,玻璃台、将军关、挂甲峪、南宅等试点村在内的新民居已累计竣工1484户,竣工面积 20.8万平米,按照北京的采暖需求,采用太阳能采暖系统的新民居每平方米一年的采暖花费只有11元,计算下来,每家不超过300元,比普通的采暖方式要节省60%以上。并且解决了农民一年四季的旅游接待和生活热水问题。另外、新民居较好的保温隔热体系,使夏季农民制冷用电大大减少,北侧房屋基本不需制冷。

  各类农村新型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粗放的用能方式,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净化了村屯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了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助推了新农村建设。(供稿单位:平谷区农委 )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