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邑县农广校引导农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本网讯 日前,夏邑县车站镇程大庄西村支部书记扈占军来到农广校,高兴地说:“我们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广校的支持,农广校不仅派教师来村里上课培训,还指导我们成立了夏邑县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我们村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程大庄西村是夏邑县种植双孢菇最早的村。2000年以来,县农广校连年在该村举办了食用菌专业教学培训班,指导帮助农民组建了食用菌技术协会,后来发展成为夏邑县成立最早的食用菌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使该村双孢菇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该村现有农户520户,从事双孢菇种植的农户达480户,发展双孢菇大棚720座,种植双孢菇36万平方米,年产双孢菇6200吨,产值2600万元,仅双孢菇一项年效益1300万元,人均年增收5700元。
夏邑县秦楼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夏邑县农友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也都是由农广校指导成立的,并带动、培植了颇具规模的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多年来,夏邑县农广校按照 “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教学班、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扶植一项支柱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即“六个一”的思路,围绕粮食、食用菌、蔬菜、生猪、果品等产业,在进村办班搞好培训的同时,把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等优秀学员组织起来,鼓励、引导他们成立专业技术协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和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全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县蔬菜、果品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不断优化,全县食用菌产业已发展到双孢菇大棚1.2万个600万平方米,香菇、鸡腿菇、白灵菇、平菇等1000万袋,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 目前,在农广校的指导带动下全县已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03家,入社成员11358人,带动50万农民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6个,发展高效农业50万亩,促农增收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