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市校围绕主导产业培训农民 让农民增收
本网讯 铁岭市农广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生产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为重点,送教下乡培训农民,在东部特色山区、中部粮菜产区、西部经济作物三条产业带,着重发展地方主导、优势产业。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做大产业,发展致富。
通过“零距离”农业实用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种养殖新模式,特别是针对关键性技术环节展开培训,大大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围绕主导产业强化实践教学,市农广校建立了昌图的老城示范农场、平安堡乡十里村的蔬菜大棚、西丰的平岗镇三河村保护地蔬菜等示范实习基地,通过扶持种养业大户、现场培训、产业指导等方式,以典型示范的力量,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农民普遍凭经验种养的习惯,带动了周边地方产业共同发展。使示范户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成为“土专家”,“农民对农民”进行种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介绍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农民创业致富的信心。
通过他们的实践和示范带动,主导产业特色表现更加突出,产品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发展了支柱产业,打造了特色品牌。充分认识农村本土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战略作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基础,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技能强”的农村本土人才队伍正逐步壮大。
开原市业民镇后马村当地没有形成主导产业。2007年市农广校率先抓重点户进行示范。08年奶牛饲养户李维学共养奶牛23头,比07年增加了6头,年创利润5万余元。在李维学家的带动下,2008年后马村的奶牛饲养户已由07年的50户增加到102户,奶牛存栏量由去年的340头增加到425头,年创利润可达300多万元,后马村也逐渐形成了以奶牛饲养业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后马村科学饲养奶牛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业民镇、兴开街等乡镇奶牛业的发展,创社会效益近千万元。
开原市林丰乡尖山子村的杨文成,2008年经过农民科技培训,丰富了中草药的种植技术,他所种植的10亩细辛、15亩地龙骨和5亩五味子,年收入近10万元。但他致富不忘大家,把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并争取开原市土地局土地整理项目,现已立项,预计投资500万元,再发展600亩中药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在调兵山市晓南镇前孤山子村培训三樱椒生产技术过程中,专家传授的一项新技术,就使广大三樱椒种植户在增加很少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增收10%,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认可,由于科技培训提供的技术服务到位,预计2009年,该村的辐射带动可使该村及邻近村的三樱椒生产规模将由现在的2000亩增加到5000亩以上。
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玉米制种生产,也是以积极发展主导产业为培训方向的典型实例。全村玉米制种面积达到6000亩,从业户数达到810余户,从业人员1520人。全村玉米制种的产值达到1680万元,纯收入12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此一项给全村人均增收近4000元,占人均年总收入的75%,玉米制种业已发展为锁龙沟村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