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广校2009年中职招生再创历史新高
本网讯 近几年,湖北各级农广校紧抓发展机遇,更加坚定“三农”办学方向,努力扩大中职教育规模,使全系统招生办学工作迅速走出低谷,迎来了黄金发展期。2009年全省农广校共招收中职生13129人,成为历史之最,也是连续三年招生万人以上。目前,根据湖北省教育厅要求,省农广校将新生全部录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电子学籍注册。招生形势如此看好,主要得力于“四动”:
一是政策拉动。自2007年秋季开始,湖北省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了国家助学金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规定:“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省农业厅争取到省教育厅的支持,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由省农广校统筹管理本系统中职生资助工作。为了加强资助管理,省农业厅成立了由分管厅长挂帅的中职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由于大大减轻参加学习的经济负担,拉动了农广校招生工作。特别是今年增开近10个涉农专业,招收中职生4722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6%。
二是宣传发动。多数县市农广校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指导管理下,统一制发招生简章,统一佩带招生工作证,实行阳光招生。各级农业部门、农广校通过会议、文件、责任状等形式,层层分解招生计划,落实任务到单位、到个人。有的分校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招生,有的深入农村中学现场发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是联办推动。各地农广校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开展联合办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在当地造成很大社会影响。据统计,全省已有16所市县农广校通过租赁场地开展联合办学,有25所市县农广校与农村中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联办,借他山之石,提高教育培训实力,增强招生吸引力。
四是减少异动。省农业厅、省农广校多次发文要求,各市县农广校要诚信宣传,真实招生,严禁利用虚报、假报新生名单骗取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学生、短训班学员、自考班学员等一律不得纳入中职生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尽量减少中职生不正常流失,提高生源质量和新生报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