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09年培训项目稳中有增
本网讯 2009年是辽宁省农广校培训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一年,经过努力,辽宁省校不仅扭转了年初的不利形势,还强化了培训手段,增加了培训项目,使培训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表现在:
1、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今年与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合作承担了“辽宁省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技术培训任务,项目经费15万元。在鞍山、锦州、灯塔、西丰、喀左、葫芦岛6个地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开展技术骨干的培训,开办了二期培训班,聘请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委、省绿办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课,培训技术骨干400人,重点推广番茄、黄瓜和辣椒3种蔬菜的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利用电视台、电台、网络、光盘等媒体资源辐射培训10万人次以上。
2、争取到设施农业科技培训项目。设施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今年新增的项目,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一个转型项目。全省共有22个项目县,省校为县级分校争取项目,有东港、海城、台安、阜蒙、清原、大石桥、黑山等7所县校承担9000人的设施农业培训任务,占培训任务的三分之一。
3、实施阳光工程转型项目。今年是是阳光工程转型的第一年,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开展培训,开展农民创业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围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开展培训。一年来,开展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102750人,开展其它技术培训48349人。今年按工作要求,围绕着以基本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权益保护、安全生产、艾滋病防治、防灾减灾等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外出就业农民提高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技能需要的能力,在辽宁教育电视台、辽宁乡村台播讲共48讲节目。购买并发放培训光盘10万多张。在辽宁文化共享工程的电视节目中面向农村加播了“务工指南”的内容。11月开始为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拟在辽宁新闻台以“农广之声”的崭新的面貌播出。通过这台节目的播出,重在提高全省农民收听的覆盖面和效果。使全省更多的农民能够收听到党的合项惠农政策和相关知识,进一步开发阳光工程培训的声像教材,对农民创业、农机手、机防手、村级疫病防治员、渔业船员、沼气工、乡村旅游服务员、农村建筑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九大工种进行音像教材的制作。
4、继续开展东部山区培训项目。大力开展山区特色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西丰、抚顺、岫岩、本溪、宽甸、凤城等11个县开展山区特色培训,开办了山野菜、中药材、食用菌培训班1100多场次,培训农民11万多人次,发放资料20多万份。
5、做好中央校农村节能减排示范村的项目。以阜新、辽阳、铁岭三个示范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其它地区,大力开展农村农民科技书屋建设,推进大喇叭工程建设,利用中央校的“致富早班车”,解决了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两年来共建科技书屋285个,为各村广播站发放录音带和光签署30000多盒,内容涵盖了政策法规、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还给有条件的村子配备实用技术资料,帮助农民掌握更多的科技信息。通过大喇叭送农业科技节目进村具有实用性强、与农业生产季节紧密结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开展工作以来,农业科技专题节目每年惠及农民40余万人。
6、科技直通车项目常抓不懈。项目运行6年来,学校始终加强对科技直通车的监管,每年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年搞培训,年中搞检查。今年这6台科技直通车全年下乡开展培训,全省6辆科技直通车行程全年运行10.8万公里,以“流动课堂”开展巡回培训900多场次,培训农民近19万人次,发放图书资料等10.6万册,光盘3.8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