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宁国市农广校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标准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本网讯 为扎实推进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快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传播速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好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在省校大力支持指导下宁国市农广校积极开展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构建农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广播站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管理,并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多渠道完善广播站的硬件设施建设
为了使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标准化建设顺利进行,切实为农民群众建立一个合适的信息渠道,让农广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宁国市农广校立足于“实用、有效”这一原则推进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标准化建设,首先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计划,按照山区农村特点选择地理位置较偏、信息来源较窄的村落进行广播站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省农广校及市农委领导密切关注工作进展,多方联系协调广播站建设所需场所及资金,完善硬件设施的配套。自工作开展以来,学校为“大喇叭”村共投入资金2.55万元,添置DVD十台,向各村发放上级农广校配套的音像资料1022盒,同时编制、购买部分图书、磁带、光盘发放到村,基本完成了“大喇叭”广播站的条件建设。
二、立足农村现状,强化管理与服务,全方位促进广播站发展
在广播站建设工作中,除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外,还在管理与服务两方面寻求发展动力,自2007年开始建设的3个广播站到现在的13个广播站,始终着眼于提高管理水平、符合现实需要、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这一层面。
1、规范管理,提高广播站运作水平。按照建设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对广播站的各项活动进行了规范管理,各村做到悬挂站牌到位、制度上墙、每个站点都明确了站长、广播员和信息员,建立健全了广播站制度、播音员职责等,将广播站建设与农民科技书屋建设相结合,增加资源利用率。对广播站每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召开座谈会,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想法和建议,提高业务素质和对广播站管理运作的水平。2、结合实际,丰富内容,增强播出内容的实用性。为方便农民群众收听,广播站均选择人口密集地点建设,广播时间考虑人们的生产生活时间,利用每天早晨及中午广播30分钟,主要内容是农业政策法规、《致富早班车》内容及农业实用新技术。为确保广播站信息来源,学校加强播出信息搜集与编制工作,首先统一订购《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提前印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CCTV《农广天地》节目单送到各个广播站,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林业、畜牧、植保等技术部门的联系,将其最新信息、病虫害防治资料整理提供到广播站播出,其次,通过网络搜索下载符合实际、实用的农业技术资料及市场信息更新播出内容。并根据各个广播站所在地产业发展特点的不同确定播出重点内容,注重播出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3、促进农民群众参与,扩大广播站播出信息传播范围。通过广播站工作人员调查了解本村农民群众对广播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措施完善不足之处,组织技术人员指导他们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播站播出的技术知识,引导其将应用经验介绍给其他群众,形成收听广播、应用广播中的技术、讨论广播的内容这样一个氛围,大家都来关注广播站的播出内容,使广播站对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起到引导带动作用。
三、拓宽服务范围,加强交流,确保广播站建设取得实效
宁国市校进行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建设,在精选播出内容、确保播出时间的同时,强化为农服务意识,不断拓展广播站的服务功能。首先增加农村能源、妇女卫生保健、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光盘、报纸、书籍,一方面补充广播站播出内容,一方面方便村民借阅学习,掌握新知识,增加新见识;其次,广播站有选择地播出新型农民培训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务工信息等内容,以此增加农民群众的信息来源;另外,通过广播站工作人员调查了解播出节目的收听效果,并设立咨询服务热线,对于农民群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积极协助他们与技术部门取得联系,组织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增加技术人员与农民群众的技术指导与交流机会,让广播站起到技术传播与技术服务之间的连接纽带作用,使推广传播的农业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从各个广播站标准化建设村反馈的信息可看出,广播站的建设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今年受“莫拉克”台风影响,发生“8·10”台风灾害,灾后及时组织各广播站播出的灾后技术措施直接地帮助了农民进行生产自救,有效地减少了受灾损失近10万元;在建设广播站的村,广播站逐渐成为各地的普法和科普阵地,村民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大大提高,各村均无重大纠纷案件发生,以前多发的山界、宅基地纠纷发生率下降50%,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率大大提高,万家乡大龙村村民应用广播站广播的《山核桃无公害丰产技术》后,全村山核桃产值较上年增加22万元,化学药物、肥料使用减少,水土流失情况减轻,林地生态环境转好。
近年来,宁国市校共发放《致富早班车》、《农广天地》节目单500余份,科技明白纸26000余份,各广播站广播时间月平均达到22小时以上,广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务工信息、卫生保健知识、农村能源等,农民群众借阅广播站书籍、光盘等资料超过2600次,接听服务电话150余次,组织技术人员进村指导近300人次。通过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这样的为农服务平台,农民群众增加了一条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农业信息、掌握农村政策和致富经验的有效途径,思想意识有了大的转变,科技意识大大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